本帖最後由 siden 於 17-7-17 03:12 編輯
lawsonmoon 發表於 17-7-17 01:39 
其實我唔插人,我只係插事。我覺得尼度係個表達意見,多D人睇到既地方,每人意見不同冇問題架。
我既論點 ...
Thanks for your sharing。
其實你有些論點我同意,例如津中/直資收生源不同,比較起來有不少confounding factors。我都同意只要係band 1學校,已經有可以培養出好成績學生嘅泥土。不如我又分享我的個人諗法。
關於收生源嘅問題,我想舉兩個例子。朋友女兒在St Mary就讀,從他哪裡看過的DSE數據,雖然比上年成績微跌,但真係比GHS好。重點在於今年這校的DSE成績是首次由一條龍學生產生,學校其實冇得揀要收哂所有小六學生,當中包括band 1 band 2 甚至band 3學生(只要個band3生主科合格捱得到上小六),都可以有咁嘅成績。
又例如港同,呢間早5/6年係band2a成績嘅直資一條龍,坦白說佢呢兩三年先成為新貴,以前收落果班學生,我唔係話差,但大概也不會是尖子。佢可以讓core subjects 嘅平均成績除英文外,全部比GHS優勝。咁GHS 6年前intake嘅係乜野學生?應該係全部band 1, 至多加少量band2a咁大把。所以,説GHS教學冇問題是說不通的。當一間學校intake嘅學生平均質素良好(我贊同你所說最top10%會走人),6年後嘅output是這樣,當中嘅process冇可能冇問題。再看看Marymount, 今年DSE成績比GHS好一截,但其實我不相信兩校中一生當年入學時的水平有太大分別。
另外關於成績最好果批學生,我個人見解是: 最top果一撮人,主要不是靠學校得到狀元榜眼的。當然學校有輔助,但最top成績,好多時係天資加自己發功。反而中間果批,亦即最大部分學生,學校/朋輩影響先最緊要。究竟將呢班學生嘅potential 提升定壓抑,學校嘅教學成效及朋輩影響相對重要。所以,雖然所有band1校都有培育成績優秀學生嘅泥土,1a校比1c校的確係有優勢。所以,點解你會見一班師奶或師公上Ek比來比去。我與你睇法最大分別,就係我認為平均成績先係最可以反映一間學校嘅教學質素,而唔係最top果5-10%可以去到乜嘢水平。
最後有兩點不得不提。GHS係好學校嘅其中一個原因,係佢優秀嘅全人發展同英文水平。GHS成績下滑係事實(或者咁講,佢冇乜下滑,只係其他1a1b校DSE成績逐年進步,佢不進則退而已),但如果$不是問題,俾我揀GHS vs 一間成績稍好嘅地區名津(例如保一),咁我大概都係會揀GHS。有些ECA經驗或者眼界眼光,不是每間中學可以俾得到你。讀過DGS/HYS/GHS呢類學校嘅學生會明白。
第二,Ek文化係愈來愈差(升中版叫好了,升小果邊 ),持平討論買少見少。好多人盲撐自己學校,半句客觀批評都受不了,但人地學校就踩得好盡。(我知你唔係GH家長,所以唔係講緊你,別誤會)我很喜歡GHS, 因為幾位好朋友女兒在學,我自己以前中學時也很想入這校,所以希望不要有jm誤會我「唱衰」這校。若果喜歡、愛護學校,不是應該承認問題,找出原因,然後希望學校重點改善,再調整小朋友讀書方法作配合嗎? |